学生工作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学生工作 > 学工动态 > 正文

学工动态

公管学子暑期三下乡 | 临潼区"银发"数字困局:现状审视与适老化破局路径

发布时间:2025-08-05   信息来源:    浏览量:

为深入探究城乡老年人数字负担及社区数字适老化建设实际情况,2025年7月,雷电竞官方网站实践团队聚焦西安市临潼区,先后走进骊山新家园社区、秦陵街道护理院、斜口街道芷阳新苑社区等多个区域,通过问卷调研、实地走访、与社区工作者座谈等方式,系统调研当地老年人数字生活现状。

图1 骊山新家园社区取景

调研发现,部分老年人能够借助智能手机完成基本通讯、信息查询等操作,但更多群体仍面临显著的数字适应难题。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时普遍受限于技术门槛:屏幕字体偏小、操作步骤繁琐,缺乏针对老年人的语音辅助功能,导致他们在缴费、挂号、查询信息等场景中频繁遭遇障碍,不得不依赖他人协助。

图2实践团成员对社区基础设施进行调研

社区适老化建设存在“重硬件、轻服务”的现象。部分社区虽配备了老年数字课堂、智能电视等设施,但实际使用效果不佳:数字课堂因缺乏稳定的专业指导力量,老人学习效果有限;部分智能设备因未考虑老年人操作习惯,沦为“摆设”。同时,社区的物理设施也存在适配性不足问题,给老年人日常生活带来不便。

图3实践团成员对居家老人采访调研

家庭支持层面,部分老年人反映,子女因工作繁忙等原因,对数字技能的指导多停留在“代劳”层面,缺乏系统教学,导致自身数字技能提升缓慢。此外,弹窗广告、网络诈骗等风险也加剧了老年人对数字设备的抵触心理,部分老人仍倾向于使用现金交易,认为“这样更踏实”。

图4实践团成员合照

实践团队针对问题开展帮扶:协助整理含流量开关、健康码调取、诈骗识别等内容的图文版《老年人手机操作简易指南》,并在社区设临时咨询点,现场解答疑问、帮助熟悉常用应用操作。这些举措获认可,为后续适老化服务提供参考。

此次调研显示,数字适老化建设是涉及设施优化、服务完善、代际支持等的系统工程,并非单纯技术改造。老年人对数字技术的需求本质是追求“便捷生活”和“情感连接”,破解数字鸿沟需从其实际需求出发,在简化操作、强化安全、建立长效指导机制等方面发力,要关注细节、贴合需求与接受能力,让技术“迁就”老人而非反之。

关闭

版权所有:雷竞技(RAYBET)官方网站-全球领先的电竞赛事平台 | 站点维护:信息网络中心 | 联系邮箱:ggglxy@xauat.edu.cn | 联系电话:029-82203303

雁塔校区 地址: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 | 草堂校区 地址:西安市草堂寺景区草寺东路 7103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