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茶镇地处西咸新区泾河新城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泾阳茯砖茶的重要发源地,被誉为“中国茯茶之都”。整个镇区以2200亩关中风情建筑群为核心载体,融合明清古建风貌与现代产业元素,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。走进镇区,青石板路绵延蜿蜒,街巷流水潺潺,古色古香的茶铺、砖雕、茶旗与非遗体验馆交相辉映,仿佛穿越到茶马互市的繁华年代。团队成员在传承馆内深入了解茯茶的起源、发展与传统工艺流程。一块巨型茯砖雕塑引人注目,展现出茯茶在中华茶文化中的独特地位。通过现场讲解与多媒体展示,成员们深刻体会到这一古老技艺的文化厚度与工艺难度。

本次调研采用“问卷+访谈+观察”的复合方式,走访了茶农家庭、非遗工坊、茶文化体验馆等多个场所,全面了解当地居民对短视频的认知程度、使用习惯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。
调研显示,茶农、工坊主和文旅从业者普遍认可短视频的传播力与带动力。在非遗工坊中,传承人王师傅展示了“古法筑茶”的全过程,其拍摄上传至抖音的视频播放量超50万次,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。短视频平台成为连接非遗文化与年轻群体的桥梁,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文化认同与消费转化率。
此外,许多茶农开始尝试直播售茶,将采茶、制茶、包装等环节实时分享至平台,带动销售额显著增长。调研中发现,镇上新开设的8家茶文化民宿中,有6家主要依靠短视频平台引流获客。这一趋势表明,短视频已成为产业振兴和文化推广的重要新动能。

调研团不仅关注短视频应用现状,更尝试探索“数字+文化+产业”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在与茶企负责人、高校合作方的交流中,团队总结出一套“高校技术赋能 + 在地居民创作 + 文旅融合推广”的乡村振兴模式。
通过加强高校与地方文化资源对接,既可提升本地居民的数字技能,也能激发创作热情,使非遗文化在现代平台中获得更多关注与传承空间。调研过程中,团队成员也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实践过程,尝试运用内容创作技巧制作传播茯茶文化的宣传素材,力求将调研成果落地为具体的传播实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