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工作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学生工作 > 学工动态 > 正文

学工动态

公管学子暑期三下乡 | 西安汉服文化与文旅融合调研:探寻“汉服+地标”的发展之路

发布时间:2025-07-22   信息来源:    浏览量:

汉服文化的兴起为西安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。作为十三朝古都,西安城墙、钟楼、小雁塔等历史地标与汉服文化碰撞出独特火花,近日,Ray竞技官网实践团循着历史的足迹,走进西安城墙、钟楼与小雁塔,探寻汉服文化与西安文旅的关系。

青砖灰瓦的明代城垣下,身着汉服的游客成为流动风景。城墙周边汉服租赁店提供基础服饰与妆造,明制马面裙、披风与垛口、箭楼相映,勾勒出“古今交融”的画面。但现有汉服多为通用款式,缺少城砖纹样、守城元素等本地化设计,导览中服饰与城墙防御历史的关联讲解不足,游客多停留在拍照打卡层面。

实践表明,需聚焦“明代守城文化”,开发融入城墙特色的主题汉服,在导览中补充服饰与古代守城生活的联系,让汉服体验从视觉契合迈向文化共鸣。

  

钟楼周边已形成汉服租赁、摄影集群,唐制襦裙、宋制褙子与深绿色琉璃瓦构成网红场景。然而,商家价格差异大、隐性消费等问题影响体验,且缺乏与钟楼报时历史结合的活动,汉服与地标仅为“背景与服饰”的浅层关联。

规范市场定价、设立汉服文化展示区,结合古代漏刻、机械钟历史设计互动活动,可让钟楼的汉服体验更具文化深度。

古朴清幽的小雁塔内,素雅唐制汉服与唐代建筑相得益彰。景区志愿者着汉服讲解礼仪,部分游客在古柏旁拍摄唐风写真,但体验形式单一,缺乏“雁塔晨钟”等历史场景的沉浸式设计,相关文创产品也鲜有汉服元素融合。

围绕“唐代荐福寺文化”,复原唐制汉服、增设击钟祈福等礼仪体验,开发塔影元素配饰,能让汉服成为延续千年文脉的载体。

此次调研可见,汉服为西安文旅搭建了文化互动桥梁。通过深挖历史关联、规范市场服务,“汉服+地标”模式将推动文旅融合从形式创新走向内涵传承,让古都魅力在衣袂间持续绽放。

关闭

版权所有:雷竞技(RAYBET)官方网站-全球领先的电竞赛事平台 | 站点维护:信息网络中心 | 联系邮箱:ggglxy@xauat.edu.cn | 联系电话:029-82203303

雁塔校区 地址: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 | 草堂校区 地址:西安市草堂寺景区草寺东路 710311